2025年7月25-27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承办的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暨中西医结合慢性气道疾病学术会议",在河南郑州隆重召开。本次盛会汇聚了国内变态反应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临床医生,围绕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前沿研究、临床诊疗经验、新技术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为推动我国变态反应医学事业的创新发展搭建了高质量的学术平台。
千年古方:传承经典的抗敏智慧
在这场学术盛宴中,防风通圣颗粒作为一款历经千年验证的经典中成药,凭借其独特的疗效体系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成为众多参会者关注的焦点。
防风通圣颗粒源自金元时期中医大家刘完素所著《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的防风通圣散。其组方以 "火热论" 学说为理论根基,精选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等多味中药,形成 "汗、下、清、补" 四法并用的严谨配伍:
正如刘完素所言:"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俗云风刺,或生瘾疹,或赤或白...... 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 防风通圣方通过内外分消、表里同治,共奏疏风解表、泻热通里之效,历经千年临床实践检验,其卓越疗效备受后世医家推崇。
现代研究:经典古方的科学焕新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防风通圣颗粒的作用机制得到深入解析。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该药物具备解热、镇痛、抗炎、抗组胺、通便、利尿、抑菌、抗病毒等多重药理作用[1][2]。科研人员更从分子水平阐明了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作用路径,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
在临床实践中,防风通圣颗粒的表现尤为突出。大量临床研究与实践案例显示,其在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皮肤疾病治疗中疗效显著,无论是单独用药,还是与化学药物联合使用,均能获得令临床医生认可的治疗效果。此外,该药物还可通过外敷、外洗等方式,有效改善老年瘙痒症、局部瘙痒、皮疹等皮肤问题,展现出多元化的应用价值。
学术聚焦:专家眼中的抗敏新选择
四川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路永红教授,在本次年会专题报告《浅谈免疫介导的2型炎症性皮肤病》中,重点分享了防风通圣颗粒在湿疹、慢性荨麻疹、结节性痒疹等免疫介导的2型炎症性皮肤病中的应用特点,特别强调其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的独特作用机制对这类疾病的针对性价值,引发了现场与会者的广泛共鸣与深入探讨。
多位参会专家也对防风通圣颗粒在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作为传统中医药的瑰宝,防风通圣颗粒在现代医学语境下展现出独特的治疗优势,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未来展望:经典方剂的时代价值
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与临床应用的不断拓展,防风通圣颗粒有望在变态反应医学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祉。这款凝聚着古人智慧的经典中成药,正以科学为翼,在中西医结合的时代浪潮中绽放新的光彩。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